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3年1月5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微信屏蔽
升级不可避免
目前看来,战争升级已经不可避免。战火将从乌东地区延烧到克里米亚,乃至俄本土。
12月12日七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发表联合声明,文本很简短,但是措辞严厉、态度强硬。七国承诺建立一个多机构平台,“协调对乌克兰的援助,并支持乌克兰的修复、恢复和重建”。并且明确要求俄罗斯最终承担重建费用,追究战争罪并点名对普京总统追责,并警告俄方使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核武器将面临严重后果。 这份声明的意义在于,与乌克兰设置的和谈前置条件的强硬立场完全一致,没有战略模糊的空间。此前德国前总理默克尔“战争必须谈判桌上结束”、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俄罗斯的“安全保障”作为结束俄乌冲突的一部分,释放的鸽派信号烟消云散。俄罗斯在谈判中的“议价空间”已经变得十分逼仄。
而且此前很多迹象表明,这一次七国集团是动真格的。
12月10日,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发动袭击,时隔连个月后重演了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遇袭的一幕。不过,与上次的卡车袭击不同,这次乌方动用了远程武器打击军事目标,是正规的军事行动。这次美国没有做出阻止乌方的公开表态,而且美媒披露“美国事实上已经为乌克兰袭击俄罗斯本土的行为开了绿灯”。
“俄罗斯本土”的提法值得玩味。如果该消息属实,那就意味着打击范围不只是克里米亚半岛——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没有承认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合法性。
英国做出了更清晰的表态,国防大臣华莱士公开表示,“如果俄罗斯继续以平民设施作为目标,英国对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持开放态度”。
此前一直口惠而实不至的德国,也做出了实质性的军援升级动作,12月7日更新了军援清单。9月份承诺2025年交付的18辆RCH155自行榴弹炮,大概率是要提前登场了。按照9月份时德方的说法,这些炮还没开始制造……。
不过,美方显然对德国的“挤牙膏”并不满意。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暗示德国“美国将批准德国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很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味。
俄乌战争至今,美欧对乌军援多次升级,但是做出了避免战争升级的主动设限。海马斯等远程武器都被锁定了射程,以乌方用其避免攻击俄本土。豹2主战坦克、F-16等先进攻武器,更是不予考虑。如今这一主动设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动。
很明显,战争正在按照乌克兰预想的步调走向高潮,“帮助”乌方“带节奏”的正是克林姆林宫糟糕的决策。
克林姆林宫的一错再错
复盘整个“特别军事行动”,俄罗斯的战略决策一错再错。开战后虽然突袭基辅失败,但是俄方依然保持了明显的战略主动。西方的军援实际上是在特别军事行动一个月左右才陆续到位。
俄方如果在这一个月左右的窗口期接受外交斡旋,完全可以体面地结束这场冲突。当时泽连斯基总统多次要求和普京总统直接会谈,但是被克林姆林宫轻蔑地拒绝了。这是俄罗斯犯下的一个战略错误。
此后俄军在战场上的表现糟糕。9月份乌方发动反攻,9月11日收复哈尔科夫州大部分地区。俄军的战略主动丧失殆尽,克林姆林宫非但没有适时调整战略方针,反而推动“四州公投”,将乌东地区纳入领土。这是一个致命的战略错误,直接堵死了谈判桌上的回旋余地。
更可笑的是,9月30日普京总统才签字下令承认乌克兰两地“独立”。10月3日,俄军就从剩余的俄占哈尔科夫州领土撤出。一个月后,俄军又把赫尔松给丢了。战场的溃败,“公投”那套把戏成了名实俱损的笑料。
如果俄罗斯在公投前的适当时机在谈判桌上寻求体面退出,不仅避免了丢人现眼的溃退,还能换取一些谈判桌上的利益。退一步说,即便要举行公投,那也应该在防线稳固、实现稳定控制时再搞,也不至于这么啪啪打脸。
即便到了这一步,俄罗斯还是有机会避免战争升级。实际上,普京总统确实做出过这样的尝试。那就是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遇袭后,克林姆林宫的反应。先是试图“低调处理”,压不住后发动了空袭,两天后一度宣布结束报复行动。
这些相对低调的处理,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欧美一面向乌克兰施压,美方公开表示不鼓励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攻击。军援方面也仅仅是提供了防空武器系统。如果俄方保持克制,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事件本可以就此告一段落。
但是,随着外号“屠夫”的苏洛维金大将正式接掌战局,俄方又“强硬”起来。不是在正面战场上的“强硬”,而是加大了对乌克兰城市的空袭力度,把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作为打击对象。不能在赫尔松力挽狂澜不是苏大将的错,组织撤退不力或许也能理解,这么狂轰滥炸图个啥?真把乌克兰当成了伊拉克,把俄军当美军了?
没有正面战场上的绝对优势,仅仅靠大轰炸就击垮防守方的战争意志,在军事史上从未发生过。无论是二战时德军对伦敦的大轰炸,还是抗日战争中日军对重庆的大轰炸,都没能打垮对手。
如果苏大将能够把宝贵的远程打击力量集中作用在战场的关键节点上,至少可以改变一点被动的态势。但是他没有。他的大轰炸,没有大到足够摧毁敌人战争意志的程度,却大得足以让围观者反胃。
大轰炸的唯一结果,就是授人以柄,坐实了俄军攻击平民目标的罪名,在西方社会拉了一大把仇恨。大轰炸的错误战略决策,直接导致了今天战事升级的局面。
在战略主动阶段未能及时和谈,公投大幅增加了谈判难度,再加泄愤式的大轰炸,三大决策失误,让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升级了。而且,是向着对俄罗斯不利的方向升级。
乌方的战略主动
泽连斯基总统如果精通中文,可以学一句郭德纲式的谦虚——“不是我很优秀,全靠同行衬托”。
泽连斯基当然很优秀。如果不是他的优秀,这场冲突早就以乌克兰总统流亡海外的方式收场了。但是,泽连斯基和站在他背后的乌克兰人民不是完美无瑕的圣人,强烈的民族意识驱动下也做出了不少的冒险之举。
9月反攻以来,乌克兰一直很“莽”,比如“苛刻”的和谈条件,再如对克里米亚大桥的袭击,以及“12月收复克里米亚”的公开表态。这些既是对俄罗斯的正面硬刚,也是对欧美设下的“隐形红线”发起了边缘博弈。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反噬。
最大的风险是:如果乌方的冒险引发欧美民意的普遍反感,对乌援助仅限于“生命维持”。这场高消耗、低水平的泥淖之战没完没了,对乌方而言也是极其痛苦的过程。
这一风险在克里米亚大桥遇袭后达到了顶峰。
然而,俄罗斯糟糕的应对,让那些看上去不可能战略目标变为了可能。苏大将祭出大轰炸“上古神器”,让乌方的强硬表态、积极反击的立场获得了充分的正当性。
9月份以来俄乌之间的你来我往,让欧美政要不得不面对最后的选择:坚守原有的“隐形红线”,避免“过度刺激”俄罗斯;还是加码援乌抑俄,以期早日结束战事。随着此次七国集团的强硬声明,以及此前的一系列加码操作,结论已经很清晰。
那么,这场战争未来的走向,将会成为2023年全球经济的最大变数。
克里米亚将会成为焦点
尽管战局还处在泥淖状态,但是无法回避的是,乌方已经牢牢掌握了战略选择的主动权。克里米亚已经处于乌方的打击范围中,“收复克里米亚”已经成了乌方的现实选项之一。而在北方的顿涅茨克战线,俄罗斯为了维持进攻的姿势,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留下了巨大的战略隐患。久攻巴赫穆特一个多月,进度乏善可陈,该地区的战事正在重蹈哈尔科夫的覆辙。
更糟糕的是,巴赫穆特的战略价值连哈尔科夫市的零头都比不了,但俄军已经很难再承受一次后撤,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将是一场军事-政治灾难。
当然,在正面战场上,乌克兰面对俄罗斯收缩的防线,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但是,时间站在乌克兰这边。欧美的军援升级后,乌克兰的武装会更加强大,俄乌之间的有效战力对比会更有利于乌方。
正面战场的胶着,也让克里米亚这一俄罗斯的战略“后方”显得愈发脆弱。
如果乌克兰真展开“克里米亚收复战”,那么俄乌战局将完成不死不休的最后进化。所有谈判解决的妥协方案都将不复存在,战争结局只有基辅沦陷和俄军彻底从乌克兰消失的“二选一”。
因此,克里米亚的每一个火星,都有可能成为2023年的全球风暴之眼。相比之下,正面战场上的战事进退,反而显得乏味。尤其是对乌方而言,仗打到这个份上,一城一地的得失已经无关紧要。俄军方面更为被动,缺乏“一击得胜”的战略目标,却要处处提防下一个“主动撤退”的好消息。苏大将肯定不愿意从“屠夫”变成长跑运动员,他得多留心一点。
2023年,俄罗斯将会面临更严峻的内忧外患。传统盟友伊朗自顾不暇,印度渐行渐远,连中亚小弟的“斯坦”们也离心离德。内部的挑战不是来自自由派的反战,而是克林姆林宫昔日的强硬派盟友。
俄罗斯的政治传统没有忠诚,克林姆林宫主人的虚弱信号都是野心家的动员令。还有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躁动,也不容小觑。那些为俄军输送大量兵员的异族,不会从这场赢不到的战争中获利,很难指望他们的长期忠诚。
俄罗斯和全世界都走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这确实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对全球经济的利好
俄乌战争升级了,却是对俄罗斯更不利的升级。这场战争还存在很多变数,却是俄罗斯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输掉这场战争。某种程度上讲,随着战争升级,不确定性正在消失。
经济不喜欢不确定性,这未尝不是一个好消息。俄乌战争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少,损失和震荡无疑还会继续,但是整体上看负面正在被消化。
乌克兰在战前就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十分有限。唯一的看点是乌克兰的农业,战争的打击比预想要小很多,粮食产量有增无减。不知道是不是俄军丢下的老坦克、老装甲车做出了贡献。
乌克兰国内经济当然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是经济体量极小,欧美的输血成本并不高。泽连斯基为稳定金融提出的援助要求不过区区8亿欧元,和军援相比九牛一毛。西方既然买了军援的大单,附赠的经济援助只是个添头。
俄罗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能源出口。“没有俄气欧洲过不了冬”的天然气神话已经破灭,足量的囤积再加高达26%的节能,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存量可以支撑过2023年的春季。石油出口也被安排了一波,“俄油出口限价”当然不会执行得很彻底,但是对稳定全球石油价格的作用也不可否认。
除了能源以外,或许还有少数矿产资源还会受到俄罗斯供应削减的影响。但是,总体来看,影响很有限。俄罗斯的全球经济影响力比它的军事力量孱弱,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资源大国从来都不是经济强国的必要条件,靠资源优势“卡脖子”是不能当真的。俄乌战争的现实,是向世人展示全球经济体系真相的最好科普。
至于全球物流体系,俄乌战区周边的影响还会有一些,也仅仅是有一些。讲到底,俄罗斯的疆域虽然广大,但是庞大的国土中大部分都是未经开发的经济荒地,可以轻易被绕过。
2023年的全球经济,还会受到战火纷飞的干扰,但是俄乌战争的经济波动将会大幅降低,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比俄乌战争升级的坏消息更有价值。
其他
普京一错再错,战局对俄罗斯更不利了
2022年全球经济三大负面事件:全球疫情、美联储升息、俄乌战争,前两个已经靴子落地。俄乌战争将是2023年的最大变数。
01
01
02
02
这些相对低调的处理,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欧美一面向乌克兰施压,美方公开表示不鼓励乌克兰对克里米亚大桥的攻击。军援方面也仅仅是提供了防空武器系统。如果俄方保持克制,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事件本可以就此告一段落。
03
03
04
04
05
05
乌克兰国内经济当然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是经济体量极小,欧美的输血成本并不高。泽连斯基为稳定金融提出的援助要求不过区区8亿欧元,和军援相比九牛一毛。西方既然买了军援的大单,附赠的经济援助只是个添头。
财经,我只捞干的说。
新来的朋友,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